Alternate Text
【光明日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在武汉首发
作者:张锐 刘义昆 程晓   编辑:院学工办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1日 16:40 点击量:

2022年12月31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首发式在湖北大学举行。年鉴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撰委员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主持编撰。

年鉴编委会主任张昆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编撰出版是一项惠及学林、利在国家的公益事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以集体的智慧,戮力同心,秉持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理念,克服困难,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践行社会责任。

年鉴首发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通过虚拟数字人技术和虚拟空间场景技术在线上首发。上午九时,在与会者的热切期盼中,《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揭开面纱。虚拟视频里,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唐绪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湖北大学副校长钱建国与张昆教授一起按下了年鉴首发的按钮。

钱建国在致辞中介绍了湖北大学及新闻传播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的发布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件盛事,年鉴编撰为新闻传播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润泽认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编撰体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秉持史家精神打造教育信史”的学术追求,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要关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元问题、关键概念和理论体系,在话语力构建与世界引领力方面做出自身的贡献。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2》在总论篇之后,是教育组织篇、教育者篇、学生事务篇、人才培养篇、评估评奖与排行榜篇、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篇、他山之石篇,最后是我与年鉴、附录与年表。作为第七本年鉴,《年鉴2022》的编撰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整体结构由垂直体系改为矩阵体系,力图强化了新闻传播教育的主体性,平衡历史性和当代性,重视数据的挖掘和解读,试图增强《他山之石》的镜鉴功能,增设编辑札记、读者评价、年鉴记忆、勘误表等栏目,体现出年鉴编委会严谨求真的编撰态度,折射出年鉴编撰同仁记录历史、开拓未来的学术追求。

在首届年鉴编撰理论与实践研讨中,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唐绪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程曼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雷跃捷、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范军、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彭涛、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喜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余秀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廖声武等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的编撰工作发表了看法与建议。

林如鹏认为,年鉴编撰工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为了让编撰事业具备可持续性,应该发动更多人、更多新闻传播院系参与;另外可考虑成立基金,为年鉴出版提供长期支持。胡正荣认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应该成为学科志、教育志、专业志、行业志、社会志和人才志,要实现从纸质图书到学科数据库乃至学科大脑的转变。胡百精对年鉴编撰表示真诚的拥抱、致以深沉的敬意,他期望年鉴编撰能够进一步主题化,实现从教育志到教育思想志的转变,体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在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

孙有中认为年鉴具有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立心、立命、立传和开未来的重要价值,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期待年鉴能够进一步记录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独特贡献。唐绪军从自身长期的年鉴编撰实践出发,认为做好年鉴编撰工作需要奉献精神、要坐冷板凳,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他对年鉴成立基金乐观其成,同时建议年鉴做好索引工作。

“云端发布,盛会连结元宇宙;继往开来,年鉴培养大先生。”雷跃捷以对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建议,年鉴应该继续加强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力度,同时对年鉴的一些栏目进行调整、对年鉴的一些文章更进一步遴选和编辑,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角度编好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这本“大书”。方卿认为,年鉴作为工具书要发挥记录当代、启迪未来的作用,不仅需要花精力,而且应该具备思想性;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不仅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装备,也是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年鉴的出版不仅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大事,在中国出版界和年鉴出版史上也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16年以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每年一部,每部一百多万字。以记录当代历史、反映教育实态为使命,既有宏观扫描,勾画了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图景,也有微观深掘,剖析了新闻传播教育面临问题和需求。在记录学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状况的同时,直面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在推介一些著名院校改革探索时,为全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启示和参照。

在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也没有官方组织支持的前提下,每年参与“年鉴”编撰工作的作者约200人。方汉奇、邵华泽、赵玉明、米博华等知名教授对“年鉴”的价值皆有较高评价。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称赞年鉴“集众智记录历史镜鉴教育,汇群伦探索规律功在国家。”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邱沛篁称本年鉴为“新闻教育的百科全书,传播人才的良师益友。”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刘鹤文则以龙门联的形式,表达充分的肯定:“想五年矣,诸君集信息,披沙拣金成巨著,利在杏坛,功在社稷;期几代乎,后人循规律,含弘光大开来学,传承文脉,继承精神。”原中国记协主席、人民日报社长、北京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邵华泽期待年鉴“记录历史,开拓未来”。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童兵教授期许年鉴“汇集中国新闻教育百家信息,展示华夏传播研究全球流势。”中国新闻史学会原会长赵玉明则鼓励年鉴编撰同仁“不忘初心,再上一层楼;牢记使命,办出新水平。”

有学者认为,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集体智慧的结晶,“年鉴”是一次“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学术实践,体现出中国新闻传播学界“秉持史家精神打造教育信史”的学术追求。

据悉,当天下午,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举办了“湖北大学新闻教育35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参加纪念活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刘义昆 程晓)

责任编辑: 杨雪丹


原文链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de3394d24e3b444aa7b5be4a0a943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