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很多人都听说过泰戈尔的这句名言,却只看到了生如夏花之绚烂,多数则选择性忽略后面的死如秋叶之静美。不谈论死亡不等于可以逃避死亡,生而为人,死亡是躲不开的永恒话题,没有不死的人,生命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走”了。
一个人停止呼吸,是生理上的死亡;举行葬礼,是社会意义上的死亡;当他从世上所有人的记忆里消失时,则意味着最终的死亡。
这样说来,或许只有生理上的死亡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的。人死如灯灭,呼吸停止后我们什么都掌控不了。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死亡是由逝者和亲人一起完成的。
死亡有一万扇门,你想在哪扇门前谢幕?
死后有一万种安葬方式,你想以哪种方式沉睡?
做到了“做好身前事,想好身后事”
再论及死亡,再从容面对。
人死了之后,关于身后事的处理,不同的地区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进行殡葬改革之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注重土葬,但因为各种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存在着多种并非土葬的殡葬方式。
因此,右图展示了我国各省份的殡葬方式。
在我国,无论是以棺材安葬还是火葬之后的骨灰的填埋都属于广义上的土葬,这依然是中国人最为主要的丧葬方式,将“入土为安”的思想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墓地审批的收紧,近年来中国的墓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价格也飞速上涨。在一些一二线城市,即使房价的增长速度都难以望其项背,甚至出现了专门购置一套房用来放置亲人骨灰和墓碑的现象。
下图是2008年——2017年十年间每年中国人口总数、人口死亡数、遗体火化数、遗体火化率以及民政部所管理的公墓数量的一个变化图。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死亡人口的增加,未来对墓地资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民政部管理的公墓数量却从2012年的1597个、2014年的1598个下降到了2017年的1420个。
与此同时,墓地的审批政策也在不断的收紧,北京市已经停止审批建设各项经营性公墓;上海市经营性公墓的数量自2008年起便一直没有变化;陕西省近十年以来没有审批过一家经营性公墓;2025年前河南18个省辖市不再建设经营性公墓。
我们将2017-2019年上海市12所墓园的最低墓地价格与上海市月平均房价、上海市年平均工资放在一起对比。
首先从时间线分析,近三年上海市平均房价稳定在50000元/平方米左右,人均工资在每年70000-100000元起伏不定,每一所墓园依据其管理规模、地理位置的不同均有各自的价格标准,最低墓地价格从10000-420000元不等,且多数墓园在2018年达到墓地价格峰值。
纵向来看,2017、2018年均有一半以上的墓园最低墓地价格高于当年的人均工资,也就是说,人们花光一年的劳动所得甚至都买不到一块墓地,同时福寿园(国内最大的殡葬供应商)的最低墓地价格达到420000元,是当年人均年工资的5倍、平均房价的8倍。2019年福寿园最低墓地价格也是全上海市最高,达到人均年工资的2倍多、平均房价的3倍多。
对于大城市买房困难的问题,人们可能早已司空见惯,然而购买一块不到一平米的墓地似乎不比拥有一间八十平米的房子简单。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死亡人口逐年增多,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墓地市场的漫天要价。成都一家大型陵园曾在报纸上刊登过一则通告《您的墓地已欠费》,催促家属及时缴纳过期墓位的维护管理费,1992年民政部发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
“高价垄断”、“一墓难求”的问题成为目前人们处理“身后事”的阻碍之一。生老病死是一个人的基本权益,“身后事”尤其应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有尊严地离开有很多种方式,或许除了回到那个“小房子”,我们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对待“一生”之后的“重生”。
有人说,在墓地,能让人近距离地直面生、死、爱这三大永恒的主题。看看在2019年的上海,你能为亲人购置怎样的长眠之地。
左图列出了六种主要生态葬形式。
2016年至2017年,北京市出台《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健全本市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补贴办法的通知》等政策,明确将节地生态、海葬等的葬式葬法纳入政府补贴范围。目前,全国24个省份出台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具体实施意见,我国将实现到2020年节地生态葬的比例达50%的目标。节地生态葬与海葬等环保安葬方式数量的逐年增多,北京市2017年包括骨灰立体安葬、自然葬等在内的绿色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已占所有安葬方式的44%。从传统墓葬到自然葬、骨灰撒海,反映的是人们墓葬观念的改变。和“一处坟冢,一份怀念”不同,生态葬中的一朵鲜花、一个丝带,一片海,都表达着人们对逝去故人的追思。“入土为安”的思想有了新时代的意义,我们需要学会选择如何“谢幕”。
壁葬是把逝者的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一种丧葬方式,壁葬在安葬死者的同时还可以为后人留福,是一种新型的殡葬理念和行为。通常壁葬墙与普通墙体高低相仿,墙体正面分布多个井字型可以安放骨灰盒的格子,格子大小可以放入骨灰盒,骨灰盒放进去后,格位口用石材进行封死,石材外边既可以做装饰又可以用来做墓碑,子孙可以在上面刻碑文,以纪念亲人。
海葬是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撒向大海的一种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海葬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发展社会经济,还有利于移风易俗,加速殡葬改革进程,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骨灰撒散,即用可降解容器安置骨灰,然后深埋地下,逝者骨灰自然降解,最终与大地融为一体。既适应了“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习俗,又实现了骨灰安葬不占用土地,是适合北方的生态安葬方式。
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是让逝者骨灰与芳草相伴,汲取大自然芬芳,与天地合二为一的一种丧葬方式。草坪葬将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卧碑流畅的线条,掩映于花草丛中,给人带来视觉上若隐若现的美感。
花葬是墓葬与树葬的一种创新,它改变了传统公墓死板、无生机的形式,用花坛替代骨灰盒,把可降解骨灰盒放入花坛中,然后在花坛上种植花朵。花葬最大的特色就是花坛上有各色花朵,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使墓地环境变得更加生机盎然,充满人文关怀。
家属以认养绿地的办法,种植树木,然后把亲人的骨灰撒入树下的一种丧葬方式。与其他丧葬方式相比,树葬最大的优点在于,地面没有任何殡葬设施,以自然石或纪念树为标记。更为重要的是树葬不仅不留坟头、占地面积小而且还能绿化山林、改善生态环境。
《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发布了全球死亡质量指数,中国死亡质量综合得分仅23.3分,在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71。该指数聚焦于对成人的姑息治疗的质量和供应情况,由20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得分构成,这些指标涵盖五大类别,分别是:姑息与医疗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与公众参与。而中国各类别均未达到平均值,这反映出中国姑息治疗总体供应有限,而且质量不高。
下图显示富裕国家处于排名前列,而相对不富裕的国家则聚集在排名的后半部分。排名前20中,欧洲高收入国家、澳大利亚以及北美高收入国家占据大半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四个亚太国家和地区跻身前20,分别是排在第6位的台湾、第12位的新加坡、第14位的日本和第18位的韩国。
人生即是一场通往死亡的旅程。每一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在世界绕一圈,又要回到无中去。对死亡的预想即是对自由的预想,对生存的预想,正视死亡、转变生死观念将我们从被压迫和被局限中解放出来。正如林清玄所说:“如果我们能快乐地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从葬礼的慎重选择、墓地的庞大需求来看,人们无疑是重视死亡的;但是,面对死亡质量不高的现实困境与难以转变的死亡观念,我们对于死亡也许并没有达到“和解”的状态——人们始终认为死亡是生命的敌人。
随着科学技术、医疗环境的发展,人类曾竭力想要远离死亡,可我们终该明白,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在健康活着的时候,努力生活,不留遗憾;而当最后的谢幕来临,我们将从容面对,让生命的最后一程完整且尊严。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百度指数、百度百科、上海墓地网、上海各大墓园官网、经济学人智库、安居客官网、搜狐新闻
视频来源:《神盾局特工》第一季第22集
制作工具:HBuilder、PS、Sublime、ColorPix、Editplus
数据结论仅供参考,如有纰漏,欢迎指正,请联系我们:1466857376@qq.com
指导老师:吴志勇
策划:陈紫云 数据分析:张廷毓 张雅晨 刘兰 文字:陈紫云 刘兰 张雅晨
美工、网页制作:吴益
Copyright © Hube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