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e Text
权谋之争 ——《三国演义》读后感
作者:13新闻1班 吴思 2013221102200065   编辑:admin   来源:学院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00:00 点击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熠熠闪耀光辉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有一个特别的亮度。在这里,天下战火纷飞;在这里,诸侯割据混战;在这里,英雄辈出少年;在这里,谋士展现风采。这是一个纷争的年代,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这里充斥着权谋利的争夺。

有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的解读就是人老了不要读《三国演义》,因为人老了再读《三国》会使人变得老奸巨猾,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是一句破带贬义的话?不,这句话可谓是对《三国》的高度评价,它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三国演义》其中的征伐、权谋极其精彩,而且富有启迪性。风流名士在争的就是天下,如果“天下”就是我未来的人生追求的最高愿望,那么,三国中的权谋争斗,教会我为人处事的一些技巧,也同时给我以警醒,让我不会那么容易的迷失在一片灯红柳绿的繁华之中。

东汉末年,董卓掌权,汉朝王权旁落,这对于忠于汉室的老臣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司徒王允献出美女貂蝉,引诱董卓、吕布这对“父子”,挑起董卓、吕布的不和,从而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此计真可谓把“美人计”、“连环计”用得淋漓尽致,杀人于无形。吕布与董卓被貂蝉挑拨,互相掣肘,互相残杀,从而两不相胜,董卓被杀,而吕布在董卓死后投靠各方,却受到袁绍追杀,虽逃过一劫,但是最终还是死于曹操之手。谋略是可以相互使用的,“一计连着一计”、“计中计”岂不是高超。聪明的人总能把很多的点、问题连在一起看,这样纵观全局,必然有掌控各方的能力。看问题不能太单一了,社会中的事,总不会是那么简单,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很难以解开困局,看问题要全面、客观。但是我始终记得《少年包青天》里八贤王说的一句话:“事情是可以算计的,但是人永远是不可控制的。”在《三国演义》中失败的谋略同样多不胜数。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知道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使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结果,反而使其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我知道在为人、处事上要学会环环相扣,不落窠臼,才能做得更好,赢得别人的喜欢,更不容易得罪人。能与人和谐相处是一种必须锻炼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在让我学会用计谋对付别人,读完《三国演义》反而心中警醒,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想着算计别人,害人害己这种事还是少做得好。看得开、不计较才是最好的。

英雄不论出身。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虽是宦官之后,但他会抓住机会,他帮助王允刺杀董卓、而一战成名。虽然他并没有成功,可他的谋略却是不容小觑。人生之中会出现很多的机会,可是把握机会却是每一个人的难题。机会稍纵即逝,当机会来临时,看准他、利用他,从而踏上人生成功的阶梯。在现代的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抱怨自己出生不好,我以前也会这样抱怨,可是现在不会了。要相信,自己的人生自己就可以谱写一曲华丽的乐章,与生俱来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反而难以把握、容易失去。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又有多少守住了父母留给自己财富、荣誉呢?“富不过三代”似乎成了一个挣脱不了的魔咒。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可是董卓却梦中惊醒察觉有刺客,而此时吕布又正到了门外,曹操急中生智,献上宝刀,以此为名转嫁威胁。他若有一点迟疑,只怕就没有之后的魏王了。此后,曹操在多少次战争的危险困难中都运用他的机智获胜的。曹操攻打袁术,相持不下,粮草快完了,曹兵十七万,日费粮食浩大,又荒旱,接济不及。他叫粮官王垕小斗放粮,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按令去做,将士因吃不饱大哗。为平民愤,以盗窃官粮罪把王垕推出去斩首,借粮官的人头以稳定军心。在危机中,要能随机应变。泰然自若、顺情变意,方能化险为夷。意外总在不经意间来到,培养冷静的情怀会是一种优势。“人是一枝会思考的芦苇”,我们为什么是人,因为我们会思考,那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多想想,也许方法就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的头脑。

猇亭之战是在荆襄之战后吴蜀之间一场漂亮的争夺战。刘备称帝三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东吴国君孙权命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夷陵一带大败蜀军。在这场战役中陆逊初露锋芒,刘备称帝之后的骄傲尽显,东吴以少胜多大败蜀国,胜得漂亮。我觉得在这场战役之中最吸引我的是孙权的谋略。蜀国之军汹汹而来,魏国兵将虎视眈眈,东吴真是陷入了水深红热!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孙权的头脑时分清醒,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他忍辱负重。首先,为了避免正面交战,孙权屈尊下就,做了极大的让步,力图恢复吴蜀联盟。在刘备拒绝、吴蜀交战之时,为了不使东吴腹背受敌,他力排众议,向曹丕称臣,接受曹丕的封爵。孙权的策略在于着眼全局,以政治、外交的灵活避免两面受敌;其次,他敢于放下君主架子,卑躬屈膝,表现出能屈能伸的英雄本色。形势有厉害之分,策略有刚柔之别,行动有进退之异,识时务者为俊杰,善于灵活反应、能屈能伸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这却是我们当代人最缺乏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时之辱、之仇,要忍。有足够的忍耐心,能帮助我们度过不少的难关。“面子”一个我们当代人十分注重的东西,为了面子,我们似乎什么都能做。但是,我却知道,面子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曹操也曾被人成为“阿瞒”呢!

论三国之权谋怎能不提到他—-诸葛孔明。他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孔明是三国之中的一个光辉人物,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事、隆中一对议定三分,这样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不愧是谋略高手。以“借”为名占荆州,他从整体上看待错综复杂的矛盾;“三个锦囊”护刘备,他预见对手的策谋;“一箭双雕”夺南郡、荆襄,他调动敌人……在诸葛亮的谋略之中,最值得一提的只怕是他的“空城计”了。《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马谡丢失街亭,蜀军败退回国,诸葛亮面临着他人生的大劫。司马懿带大军到来,城中守军都是老弱病残,如何能对敌呢?孔明巧设空城,利用司马懿了解自己谨慎、不冒险的心理,智退曹魏大军。“空城计”在现今估计是用不上的,但是,揣测对手心理,从而迷惑对手,取得胜利却是可资借鉴的。掌握对手的性格弱点,从而找到最有利自己的形式,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诸葛亮曾写过一封信给自己的儿子,表明他的心性。《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这样的高风亮节以及其他的好的品行传教给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对我的一次心灵的洗涤。为什么自己做事总是那么不认真呢?为什么容易暴躁,而且不能把握时间呢?为什么不能静下心学习呢?思虑得多了,反而豁然开朗,君子的行径,我要用一生去学习,这不是一时一刻的。柴静曾经问过:“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弱点?”卢安克:“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我会用漫漫的人生去改变我身上的坏习惯,成就一个我愿意看到的“我”。

说起韩信“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大家都不陌生,在三国之中程昱、吕蒙曾借鉴,分别运用过这些计谋取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生活之中,我亦学会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尽量减少在自己的人生中犯错,当然,错误是不可避免,就是圣人也会犯错误。但是,同样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徐晃“背水列阵”却失败了。徐晃、王平引军来到汉水岸边,徐晃命令前军渡水列阵,王平劝阻他。徐晃却固执己见,吩咐王平领步军拒敌,他自己引马军进攻。可是蜀军采取疲敌之策,致使魏军大败,兵士纷纷被逼入汉水,死亡无数。在借鉴前人经验时,要能观察时局、正确应对,不能机械照搬。我了解到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老师教的知识不能生搬硬套,社会中的事变化万千,没有什么既定的规律,知识要与现实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纸上谈兵终归是一场空。

权谋的征伐有人为此奋斗了一生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袁绍、袁术就是如此。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于初平元年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病死。而袁术在初平元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称帝。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呕血而死。为了一个帝位执着了一生,却也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放弃也是一个必须要学会技能,太执着了,人容易陷入魔怔。有什么东西值得一生追求呢?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太执着于物质的欲望使人的心灵变得沉重,我一直认为,人生是一个先加减法的过程,有的东西该放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三国的权谋说不尽、道不完,可是时间却残酷的将我们不断拉远,或许很多东西都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前人的智慧不会。我们可以汲取这些智慧,用于今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