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e Text
丁浩宇校友在新闻传播学院校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学院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4日 14:30 点击量:

从琴园出发,铺展五彩人生画卷 

仙桃日报社总编辑 丁浩宇

亲爱的各位校友:大家好!

接到参加湖北大学建校90周年华诞的邀请函,激动,兴奋,继而陷入长长的思索:我有什么心里话,最想向母校表达;我凭什么样的奋斗,无愧向母校汇报?!

美好的回忆总是令人难忘。1987年,我考入湖北大学首届新闻专业。踏入琴园,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我的眼睛始终泛出新奇之光:学识渊博、侃侃而谈的老师;静谧而尽情遨游知识海洋的图书馆;绿色葱茏、曲径通幽的校园;四处飘荡《一无所有》《故乡的云》《大约在冬季》《明天会更好》《掌声响起来》《粉红色的回忆》《枉凝眉》等或苍劲雄浑或清新婉约或缠绵悱恻的流行歌曲;还有食堂霹雳舞、露天电影、各类体育比赛快意释放青春活力……那些日子,滴进我生命的河流里,嵌刻在我的脑海深处,美好、温暖而熠熠生辉。

时间是衡量价值的尺。1987年到2021年,34年的光阴,在人生旅途中已属漫长。从昔日青涩的青年学子,到如今已过知天命年龄的老报人,岁月可以带走我的青春、精力和帅气的容颜,但带不走我对母校“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校训的践行与体悟。

“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是的,八字校训,其实是新闻传播学最好的概括。它需用生命去诠释,用心去解读,激励我胸怀新闻理想,立志成才,迸发新闻的力量,走向更远的前方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日思日睿,就是每天思考,每天进步、通达聪慧。如果头脑空空,凭什么去“思”?说到底就是每日做到不断地学习、实践、思考和总结

有人认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工作时,箱子里会装很多书,可以随时查阅。一个法学院的毕业生,不经常读文献,就觉得离这行很远了。这些行业都有公认的学科经典和知识偶像,不读几本必读经典,都不好意思说是这个行业的人。新闻业好像没有这样的书,除了采访与写作方面的一些技巧可资借鉴外,做新闻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是从新闻学理论书籍中获得的。

新闻无学吗?当然不是。新闻的学问被化掉了,化作似有似无,化在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各种专业知识之中,化在各行业、各种人身上。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从近百年的中国新闻史来看,凡是杰出的新闻大家,几乎都是杰出的文化人。从王韬、章太炎、梁启超、张季鸾,一直到邹韬奋、范长江、范敬宜、梁衡等等,这些人都是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他们的作品尽管时过境迁,但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有味道,有的百读不厌。有关新闻的“十八般武艺”,许多专业的记者穷其一生也掌握不了几样。难矣,新闻。于是,我把“读够·跑够·想透·动手”八字诀奉为圭臬实现“阅读——思考——言说——写作”闭环管理,以此激励自我,也以此淬炼年轻的后辈。

笃志笃行,就是胸怀梦想,信念坚定,行胜于言,学以致用,成就一番事业。

新闻梦想,“像种子在地下一样,萌芽滋长,伸出地面,寻找阳光”。少年时代就萦绕在脑际的“记者梦”,至今仍未醒来。我常提醒自己: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能做的事,感兴趣的事,非常有限。择一事,终一生,也是一种幸福。我不敢懈怠,总是笔耕不辍,拒绝琐碎,不记流水账,把办报实践中的心得,写成带有亮色的文字,名曰“总编手记”,去叩击同行的心灵。撰写200多篇30多万字的“总编手记”,成为本报记者、编辑爱看“新闻教材”。同时,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传媒》《青年记者》《新闻前哨》等新闻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10多件新闻作品获湖北新闻奖,60多件新闻作品获湖北市州报好新闻奖获得仙桃市首批十大文化名家”称号

值此母校建校90周年华诞,衷心祝福母校生日快乐!真诚道一声:桃李绽芳华,湖大正青春!

今天,故地重游,感慨万千——高大气派的图书馆现代气息浓郁的教学楼标准规范的体育场馆,颠覆着我对母校的记忆。还有,校园环境更时尚靓丽了,教学条件更优越先进甚至学子恋爱角——沙湖也碧波荡漾了。可谓沧海桑田,今非昔比。

此时,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从琴园出发,在社会大舞台上,徐徐铺展自己的“红、绿、黄、蓝、紫”五彩人生画卷。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注重品德教育,在血液中流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文化的基因,知进取、懂感恩、明友爱、讲奉献。尤其要到基层去,到最需要们的地方去。不要被功利浮躁的社会遮蔽双眼,多经历一点摔打、磨砺。因为,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本领才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绿如果情怀有颜色,那一定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始终保持新闻理想和情怀,发自内心地热爱新闻事业,不把新闻工作当成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饭碗,不把自己视为新闻民工,不为“稻粱谋”,用理想滋养自己的职业自信,自觉做到“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心中的理想”,充实地度过逐梦的每一天。请你们记住五句话:“黎明即起,孜孜以求”“奔走的身影最美丽”“永远别说差不多”“今日事,今日毕”“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果奋斗有颜色,那一定是象征丰收的金黄色。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要成为优秀新闻人,就要奋斗不止。在全媒体时代,懂创新能融合会传播,才能担负起全媒体时代新闻舆论宣传神圣使命。写得了文章、扛得了机器、拿得了话筒、剪得了视频、编得了公号,能够完成从写稿到文、图、音视频、H5、VR、直播等融产品的创意制作与推送。这些,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有信心以自己的本领为“镰”,在新闻的“麦场”,来一场漂亮的收割吗?

蓝。如果坚守有颜色,那一定是映射深沉、执着与坚韧的蓝色。范长江、穆青等无数新闻前辈身上闪耀的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如灯塔一样,照亮新闻人前行的路。他们对新闻事业笃定的追求、艰苦的付出、菲薄的索取、无私的奉献,清晰地回答了新闻人的初心何在?目的何往?新闻没有浪漫曲。在现实工作中,要晒得了毒太阳,经得了风雨狂;下得了偏僻村庄,进得了“闲人免进”工厂;起得了睡意朦胧的早床,受得了深夜赶稿黑眼眶;静若处子读书学习充电忙,动若脱兔奔向新闻主战场;日思日睿见识长,下笔有神任翕张。

紫。如果乐观有颜色,那一定是洋溢浪漫、热烈、激情的紫色。累并快乐着!以乐观心态,面对苦累;以锐意进取,充实人生。学姐范春歌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记者,在《儿行千里——沿着长江上高原》一书中写道“其实这一路,也渐渐明白,长江并非一个源头,所有注入长江的支流乃至无数条无名的小溪,都是长江之源,没有它们,一条发源于冰川的涓涓之水是绝对走不远的,更谈不上能在中国版图上长征6300公里。”是的,小记者也有大使命、大担当、大作为。做汇入中国新闻大海的涓涓细流,用脚力丈量新时代的长征路,用眼力捕捉追梦人的奔跑身影,用脑力洞察流动中国的无限活力,用笔力描绘好鼓舞人心的奋斗故事的时代画卷。你们每个人都了不起!

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在《南方的夜》一诗中写道:“这时我胸中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开放”。

我想新闻传播学院的学子们或许都该如此,在求学的过程中隐藏一份坚定的梦想,并最终寻找时机绽放。

 

                            2021年10月15日)